马云:我眼里的西安与未来
来源:闪光灯 时间:2017-8-20 作者:陕闪
尊敬的永康书记,上官市长,西安的企业家,浙商的企业家朋友们,大家好。
特别感谢这次机会到西安来学习交流,最近的企业家朋友谈西安的特别多,大家都很关注西安最近的发展。我自己的同事最近来了几次以后大家回去都非常兴奋,觉得西安在发生一种变化——从细节里面看到西安正在变成一个不一样的西安。所以我这次来之后感触非常之深。我们看到了一个正在积极勇为的政府班子,正在全面推进西安的改革,今天的中国坚持改革、坚持创新,从细节从执行力这上面来看,我觉得西安确实在发生着变化。
我们昨天下午跟西安签订了一些协议,今天早上王书记还说10点都不晚,事不过夜,从昨天晚上开始就落实各项工作。所以,我觉得看见了整个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在积极努力地打造一种营商的环境。这使我想起了当年在浙江,如果我们那时候没有“八八战略”对民营企业的尊重、对商业环境的打造,没有这些就不可能有今天浙商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有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看到政府各级部门正在全力以赴打造营商环境,作为一个企业、作为一个商人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昨天晚上我们到很晚,但晚上回去以后我过了很长时间才睡着,在思考:一个古都,如何能变成了一个商业之都,一个历史名城变成一个时尚名城,一个原来良好的工业科技基地如何变成未来高科技、黑科技、硬科技的基地,这中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挑战,但更是一个机会。
西安和杭州,陕西和浙江,有很多很有意思的现象。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南京是六朝古都,杭州最多是个半朝古都,算上吴越,勉强被称为古都。西安城本身是一个博物馆,昨天开会的地方、吃饭的地方都是遗址。我们永康书记讲,西安吹过的风都是文化,踩过的地全是历史。西安和杭州更是唐诗和宋词,应该讲是绝代双骄,西安有李白,杭州还有苏东坡,所以我们各领风骚。
西安很厚重,杭州很轻盈,西安是帝王之地,从政可能会比较好,杭州沿海,经商比较行。还是有各地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安和杭州是弥补,陕西与浙江也有很多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当然,西安过去的辉煌,不仅仅在于它是帝都,更在于它的全球化。丝绸之路主导的全球化第一次从西安开始,而今天西安又成为了新的全球化“一带一路”的重要的关键之城。所以我自己觉得历史赋予一个城市的使命,有时候不是一个偶然,这中间一定有很多必然之处在这里。
西安的人才资源,高校资源也是全中国最多的,杭州的资金密集度也非常之高,西安是人才流出最多的地方,而这两年杭州是人才净流入最多的,我们两个地方我相信一定能找到合作。对我们来看,不仅看到了文化和历史,但是对于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来看,看到了这儿130多万的在校大学生,看到了这里那么多的科研机构。
任何一个企业想持续发展,没有强劲的文化是不行的,而这个文化是不能凭空捏造出来的。阿里巴巴的整个发展过程,我们专注整个中国儒释道的发展,西方的发展它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我们这儿的经商发展是以儒释道的发展为主,而西安强大的历史文化为西安企业走遍天下形成持久可持续发展力量,肯定有巨大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再好的历史文物,埋在黄土地下都是沙土,放在桌子上面,放在外面,它就变成文物变成宝贝,这中间我们学到很多。阿里巴巴要做一个好的企业,必须要向西安学习,西安是千年古都,一个城市怎么用文化,用凝聚力成为一个历史的高点,值得我们学习。我跟书记时常汇报,阿里巴巴在淘宝刚成立的一两个月时,我就把淘宝的团队带到了西安,在秦始皇的墓上面,我们开了三天的会。
重点讨论的问题是,秦朝作为一个偏僻的小镇,创始人是个养马的人,没有资源,什么都没有,他凭什么能够统一天下?他做了什么对的事情?花了多少时间?第二次在淘宝和天猫做得如日中天的时候,我们又到了西安,在西安我们请了一些西安的大学教授,讲唐朝怎么从那么辉煌鼎盛就不行了呢?我们做企业要永远去思考这些东西,从历史文化角度。每一次从西安回去之后我们都进行了非常大的改造,组织的改造,人才的改造,愿景的改造,危机感的改造,所以从这方面来看,阿里巴巴是非常感恩西安的,感谢西安的历史给我们这样的企业带来启发。当然后来我们又去了延安,看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在延安重建希望、重建信心、面对未来愿景驱动的,在这里能从历史里面学到我们可以去反思的地方。
所以昨天,我们跟西安签订了重要战略合作,我们阿里巴巴会加大在西安的投资,特别参与到西安的高科技、时代感和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尽管之前谈了那么多,但我又有了新的想法,所以看到昨天西安市委市政府连夜去讨论落实。我觉得我对西安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非常有信心。因为中国是特殊的,政府在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非常重要,尤其在今天的形势下面,我们能够看到,西安的这届政府在积极打造商业氛围、发展经济、发展创新,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上面所作出的努力,我觉得非常地欣慰,也是充满了希望和欣喜的。
我这儿还想讲另外一些分享的观点,因为这两年我出去的地方比较多,全世界都在跑,刚刚去了非洲。从欧洲非洲美国这很多地方跑下来以后,最大的感觉就是,今天的经济、今天的世界并不稳定。每个人的眼光不一样,你怎么看决定你怎么做事情的风格。我个人觉得今天是全世界,特别在中国,是经商最好的时代。因为今天的中国是国家稳定,政治稳定,我认为国家稳定政治稳定是中国企业家的先天优势。这点不是说大话讲高调,你如果发现国家不稳定,政治不稳定,经商几乎会非常之艰难,所以今天中国的企业家要利用好政治稳定、经济稳定,做好自己的企业。
我最近刚从非洲回来,非洲现在的经济增速已经仅次于亚太地区,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政治稳定,功不可没。非洲现在一些发展好的国家,都是政治比较稳定。只有政治稳定,国家稳定没有战乱,这时候才可以经商,一战乱啥事儿都没有。经济发展经不起折腾,折腾只会让国家错失机遇,经济稳定、政权稳定、国家稳定才是最好的经商环境。
我们目前在面临着巨大的技术变革,每次的技术变革,大概都是50年左右。前20年是纯技术的革命,后面30年是技术的应用。人类面临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这是我们比较幸运的,人啊,一辈子没有这样的机会碰上。第一次技术革命花了50年时间,第二次技术革命也是50年时间,这次技术革命刚刚过去了20年,是所谓互联网带动的。但互联网由于发展以后,成为商业的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数据将成为新的生产资料,计算能力将成为新的生产力,加上科技方面的发展。所以人类在未来三十年将会有重大突破,无论在数据、生物科技,各行各业。把握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就意味着把握机会,而抵触一次新的技术革命,靠你抵触也没用,心里排斥也没用,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它是一定来的。
所以我觉得,人的眼光决定心态,心态就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着结果。今天的所有优秀企业,不是你今天努力的结果,是十年以前、十五年以前、二十年以前决定的,今天你的行为、你的心态、你的眼光决定了二十年以后十五年以后你的企业的发展。
另外一点今天讲美国,我认为美国的特朗普的运气非常之好。特朗普当选的时候,我们就做过一个预测,各方面的预测,美国经济不管谁折腾,未来几年一定好,就是不管你是特朗普还是朗特普也好,反正美国经济是一定好的。
什么原因?因为美国经济在过去几年已经完成了经济转型。今天带动美国经济的发展已经不是老一套的企业,不是这些传统的美国经济的高科技制造业,而是新的美国经济所带动的,以苹果、谷歌、Facebook、亚马逊这些企业为代表的,他们完成的新的真正的转型。
而中国现在正在走向完成这种技术转型的过程之中,这种技术我觉得现在我们必须得坚持下去的,不能一味地讲所谓的维护实体企业。实体企业里也有落后企业,高科技也有先进企业,所以我觉得虚实之争没有多大的必要,我们真正把握的是,生于未来,生于群众,生于市场,这才是最好的东西。
当然,我们要用不同的观点去看,我对于特朗普提出的美国制造,为了加大就业我有不同看法,未来的制造业并不带来就业,未来带来就业的是现代服务业,先进的服务业才真正带来就业,才是今后的智慧制造。过去二十年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未来的二十年我们会把机器变成人,制造业本身带来就业可能性并不是太大。
所以我想大家要记住,转型升级我们提了很多年了,转型升级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在这个付出代价的时候,就像拔牙齿一定要流血,一定要付医药费,一定要疼痛,一定要打麻药,一定要休息一段时间。你想拔牙,又不想疼又不想流血,我看问题是挺大的,而且牙还没治好。所以我觉得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我们这个国家我们每一个企业都要为此付出代价、付出时间,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面向未来。
那么今天中国的形势我自己觉得我们的国家正在做两件极具战略意义的事情:一个是通过“一带一路”理顺中国和海外各国的关系;第二个是通过供给侧改革来理顺内部经济结构关系。一个企业做大做强一个很重要的是吻合国家、吻合时代的发展规律,吻合科技的发展规律,所以我觉得“一带一路”的倡议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意和设想,在全世界各国跑了以后,我是越来越感受到它所受的欢迎,我本人是一个全球化的坚定的信仰者,推动者。现在全球化过去的二三十年对世界经济带来的巨大贡献,是功不可没的。不管怎样它解决了绝大部分国家的就业、发展经济,中国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但是今天的全球化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就业问题,环境问题,因为原来的全球化更像一种美国的全球化(个人觉得),对发达国家有好处,对大企业有好处、对年轻人、中小企业、发展中国家好处并不多,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好处不多而把全球化给否定掉了。
所以全球化的二十年,并不意味着二十年的全球化是完美的,我们不应该消灭全球化,而应该完善全球化,全球化应该面向发展中国家,面向年轻人面向中小企业。所以我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发起的新一轮全球化,这一轮的全球化要把握住这个机遇,而且现在大家都很兴奋。
我自己觉得“一带一路”,西安作为一个关键之城,应该是可以发挥的作用是很大的。中国作为一个发起国,我觉得这是对每个企业来讲都是巨大的机会。有一点我相信是肯定的:以前的企业,做成功的企业靠全球化,未来则是你不全球化你根本没机会做生意。我认为全世界在三十年以后所有的小企业,应该叫80%以上的,你不做全世界的生意,你不把产品卖到全世界去,就没有机会。
所谓的“一带一路”,已经不是说以后也不存在中国造,和美国造,我个人认为,以后应该叫madein internet,而不是made in Americ, made in China ,它等于是全世界采购,这个地方采购原材料,这个地方加工,这地方搞定设计,是全球拼起来,所以这个势必要加强中国企业的供给侧改革。如果不以新的供应链,不以新的思路进行发展,我认为将来你还在造昨天的战车,是没有办法面对未来的战争。所以未来的商业我觉得把握住全球化是通向市场、通向未来、通向全球。
一个企业的大小根据一个企业的活动范围来看,如果你的企业里眼睛只有一个县城,你只能做县级企业,如果你的眼光盯在城里就是全城的生意,定在全省就是全省的生意,眼光看向全世界,就做全世界的生意。县里面的企业做得再好也是县级企业,你今天必须思考全球的市场。在区域本身内部折腾已经很累了,互联网就是让你去接受全世界,所以今天你可以设想:我的产品为什么不在中东?我的产品是否可以去非洲?产品是否可以去挪威?可以去菲律宾?因为这种时候你没有这种思考,你是永远不会去做,有了这种思考你至少开始去努力。
那么供给侧改革,关键是靠我认为是未来的制造业,已经不是流水线,不是标准化,不是规模化,未来的制造业是个性化,是智能化。未来的制造业不是B 2C,是C2B (consumer to business),是以数据驱动的,智慧驱动的,智能制造驱动的。所以这方面的改革阿里巴巴,我自己这么觉得:我们比较幸运。我们和腾讯,我们是叫做无中生有伙伴,后面的供应链生产资料我们是重新组装出来的,跟传统的思考是不一样的,尤其像阿里巴巴。
很多人都说哎呀你就是卖卖货,不是那么回事,如果你一年要卖四五万亿货,背后没有技术的支撑是不可能的,一年要卖四五万亿的货,你在背后没有新的强大的供应链和供给侧的组建是不可能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要去思考,我们每个企业要把供给侧改革当做重中之重来做。我认为阿里巴巴比今天大多数的企业做的好,都是经历过了供给侧改革以后的企业,至少我们是完成了其中的一部分,去想透想明白。
这不是一个政治口号,不是一个经济口号,去想明白你的企业如果不在后台上、不在思想上、不在技术上、不在人才上重新组建搭配,你怎么可能赢得一线机遇?你怎么能够做出创新产品出来?同样的流水线,凭什么你们家的流水线就比他们快一点呢?快又如何呢?所以我自己觉得这两个机遇是所有的企业家需要思考的。
我们想分享的是,这是阿里巴巴这么多年来一直思考的,第一,现在我们加强全球化,必须把市场做到全球去,第二我们必须对我们自己的供给侧供应链整个的客户关系、生态关系重新打造,形成一种共享经济,必须只有共享。原来从分享经济走向共享经济,IT是独享经济,DT是共享经济,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时代变了。马车再厉害,坦克出来了,坦克再厉害,直升机出来了,直升机再厉害,导弹出来了,所以我自己觉得我们必须面向未来,重组自己的企业,这个是我希望跟大家在这儿分享的一个想法。
所以,我还是想强调,三十年以后的企业如果没有全球的布局,没有供给侧改革的思考,我觉得是非常之艰难的。企业家要怎么做?我前段时间提出了关于五个“新”,尽管这个五个“新”的词提起来我也没找到合适的词:新零售。零售就零售,哪来的新零售旧零售?
你讲的也有道理,我确实不是一个造词的人,但我认为零售线上和线下必须结合,线上线下将在现代的仓储体系和物流体系中才能打造出新型的零售体系,原来的零售体系是在市中心建厂,建超市,建商场。
我在王府井看到的东西卖两千块钱,在淘宝上卖可能是三四百块钱,不是淘宝上卖的便宜,而是王府井卖得太贵,王府井不得不卖的贵,因为王府井地价太贵,所以它的供货链的体系不一样,这样的话实际上对大家不好,大家消费的不高兴,王府井也不高兴,生产制造也不高兴,我发现没人高兴。重新塑造整个链条,才有可能消费者也高兴、厂家高兴、城市居民的房价下来了大家也高兴、运营者也开始高兴。所以我自己这么觉得,(新零售)我没找出好词来,但这一定是对的。
其实今天我想说,前几天公布的业绩里,阿里巴巴在这么大的体量上面,我们季度增长56%。大家去思考一下,这中间一定是有其他的东西的,不是靠勤奋,再勤奋,一天24小时干下去,你睡觉怎么睡?还得吃饭,这是不可能,所以我觉得背后一定是有东西的。
新零售一定带来新制造业,而对制造业来讲,昨天的制造业,马上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因为昨天的制造业讲究规模、讲究标准、讲究快。未来的制造业讲究个性化、讲究柔性化、按需定制,未来的制造业,所有的制造业的机器不仅吃的是电,它还要跟上速度。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像陕西西安这样的地区既有挑战,原来的科研院所、原来的重工的军事的东西如何转型成为现代制造业,未来的制造业,是挑战也更是机会。还有新晋的金融的变革可能会更大,所以我觉得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无非就是打造一个信用经济,中国将进入新的信用时代,不是金融经济时代,而是信融经济时代。我们提出的新的技术,新的技术未来就是新的计算,是新的制造能力,这方面实际就是新的生产力,然后新能源就是数据将成为新的生产资料。
所以在这方面“五个新”一定会对整个中国经济的乃至蓬勃发展的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我想请大家也高度关注,我不是个预言家,但是因为做了十几年,从市场上来跟消费者靠拢,跟制造业靠拢。我不是学金融管理,我对赚钱的兴趣还真不大,但是对世界未来的发展、未来的动态,我兴趣无比之大。
所以我在全世界各地跑,发现和看到的角度和眼光不一样,说的对不对不知道,我毕竟不是经济学家,不是未来学家,我只是跟大家分享一些趋势,它已经开始形成,所以新的零售一定会带来新制造,新制造以后,零售和制造业一定会加剧金融的变革,这三个变成信用经济以后,会对生产资料生产力以及对我们未来正在建立的生产关系,影响深远,又会有巨大的挑战,这是一个历史进步发展的过程。
我现在在公司内部强调的是,未来的企业,必须是全球买,也必须是全球卖,必须全球支付,必须全球运,还必须全球邮,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必须有全球化的思考,重新打造新的组织架构。那么最后我还想讲,未来的利润已经不是靠规模化,靠市场大,没这个机会了。未来的利润一定来自技术的突破,未来的利润一定来自于创新。只有技术和创新带来的利润才是实实在在的利润,你要靠规模靠市场,你要赢得规模赢得市场,也是靠创新,靠技术,而不是靠权力,并不是靠我昨天买了多少的地,做了多少的规模。
未来我自己的判断是,中国可能两个词是很关键的,一个是全面脱贫,一个是环境建设。所有的企业今天你如果不注重环境的发展,你这个企业肯定活不长,还想持续发展都没有几乎,政府不让你活下来,老百姓不让你活下来,消费者不让你活下来。所以我觉得,企业家的专长是用商业的手法解决问题,商业就三个词,第一要有结果导向,第二要有效率导向,第三是公平导向。
结果导向:没有结果的企业胡说八道一大堆,你天天讲大道理,你的企业没有结果,谁听你?你就别忽悠了,企业的结果很多,有结果未必是好企业,但是没有结果一定是烂企业。
效率导向:人家干这个事情5块钱,你干这个事情3块钱你就有机会,你干这个事情5块钱别人2块钱你就死过去了。
公平导向:企业是没办法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方法办,企业是公平的,就是哪有机会,你怎么去创造价值,才有未来。
所以我想,我们参与全面脱贫,因为我觉得,扶贫是政府的事儿,脱贫是企业家的事儿,让这些贫困地区有再度起来的可能性,有恢复造血的机能,这是企业家的责任,是企业家的机遇。让千千万万的群众脱贫是非常了不起的。
我这次在非洲,大家感触最深的是,中国能够把过去改革开放三十年内,能够让贫困人群脱贫是最大的功劳,这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机会,未来继续是改革开放把我们的国家的经济搞得更活跃。所以我看见西安政府,我还想讲讲西安政府的务实能力、有作为的思想,以及改革。你从烟头革命,厕所革命这些方面,我觉得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改革。
我们讲大道理谁都会讲,我们也听了不少大道理,这些大道理我们会讲的比他们更多,但有什么用呢?就是从细节开始,所以我想在这里跟浙商和西商共同把握这个机遇,也是我们做企业的一种责任,就是全面的参与到脱贫的工作中去,因为这也是机会,我们就是帮原来的消费者,日子不好过,我们把它变得更好过一点,所以我想这是一点。
那么政府招商,我觉得以前的经济是单一经济,很简单,政府只要把企业引进来一放,只要有企业来大家都高兴。今后招商也不是那么回事,由招商要变成运营商业,商业是要运营的,经济是要运营的。我觉得原来招商只要是土地税收优惠这也就不靠谱了,现在全世界我们去的地方都是税收优惠,都是土地这些东西,这个已经不是必要条件了,更不是充分条件。
所以我觉得政府官员对经济的运营能力变成经济之关键,对城市环境的建设也很关键,如果什么都好,这地方空气不好,这地方的水污染很厉害,这种污染的地方谁愿意来?因为现在大家是人才引进,最怕的是医院、最怕的是住房条件、最怕的是教育、最怕的是空气不好,孩子在这儿读书以后空气不好,这个是一个大问题。所以我觉得未来的经济要运营,人才的留住能力,吸引人的能力很重要。
我在杭州提出原来叫”三通“现在是”新四通一平“,到那儿做企业你能让企业通市场通全球吗?你到企业这儿来能够通金融吗?让金融能够给你足够的支持吗?你到这来做企业,能够把你的产品送进送出,能够方便吗?你到这儿来做企业,能够通数据吗?因为只有通数据才有可能打通智能化办公,数据信息原来像烟囱一样单一,现在能够打通是极其关键,所以这四通加上一平(这个平就是公平的商业环境,公平竞争的环境),变成极其之关键。
最后呢,我也想给政府提个建议,我们大家都在倡导,倡导创新,觉得创新很容易其实不容易,创新未来真的起来以后,最大的挑战是对政府管理治理创新的能力。创新有很多不确定性,对不确定性的管理发展,因为创新到了以后,最低端的是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到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最开始的时候是,政府管理创新的能力、执政能力面临最大的挑战,用昨天的方式?还是干脆全消灭掉?这也是我觉得今天大家都面对的问题。
所以,提出这样的想法,未必是正确,这只是我们在阿里巴巴发展过程中一些思考一些观察到的东西,所以感谢这次机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