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亮深圳大学副校长
文化部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深创协顾问
文化去哪儿了?
关于这个问题,我给大家五个背景。
第一个背景: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但核心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非常快,增速远远高于国民经济GDP的增速。虽然我们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我们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并没有达到我们想象的那样。
第二个背景:文艺创作“有高原无高峰”的现象说明原创力下滑。文艺创作“有高原无高峰”,这是习近平主席前年在北京的文艺座谈会上提来的。现在每年推出的文艺作品非常多,但精品力作少,不要说跟“鲁郭茅巴老曹”比,就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二线作家,今天大多数作品也未达到。
第三个背景:中央这些年对文化的发展、繁荣、创新高度重视,将“文化创新”摆到重要战略位置。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并将“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我觉得文化创新,涉及到五大发展理念的方方面面。深圳市市长许勤三年前讲过一句话,深圳要迁出去1万家低产出高耗能的企业,腾出来发展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看来,文化和教育的公平和共享充分体现着社会正义。
第四个背景:当今文化产业园区风起云涌,但“空心化”隐忧凸显。今天的文创园区,发展轰轰烈烈。据统计,1990-2002年全国文创园区才48个,至2015年一季度已达到1949个,如果加上各地自己命名的,估计一万个都不止。在我看来,文化产业园区热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于传统行业(尤其是地产行业和制造业)对文化财富的美好想象——房地产不好搞了,制造业不好搞了,都来搞文化产业,都来做园区。第二,园区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定位雷同,重复建设。第三,服务滞后,运营模式单一,盈利能力不足。第四,产品、项目、人员、园区良莠不齐。第五,空心化、浅层化、去文化化现象日益严重,以文化的名义干着不文化的事。
第五个背景,新型文化业态中,科技强、文化弱的现象未根本改观。文化科技融合、新型业态发展和跨界创新,一定是未来我们中国文化产业提升的重要手段。
文化产业和文化商品需在“文化性”和“产业性”的二重性中寻找平衡。发展文化产业,既不能像过去那样紧紧抱持文化事业,但也不能丢掉“文化”。文化自觉应该成为文化产业从业者的一种追求。
文化和产业如何协调?
文化和产业如何协调,我们从什么意义上去找回原本应该拥有的文化?我这里提供四个思考的角度。
第一,要重视价值观的引领。美国、日本、韩国等,这是我们今天认为在世界上文化产业做得非常好的国家,每个国家模式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些国家的文化产品出来,在全世界卖了很多钱,最重要的是他们传递了价值观,都是正面的,都是大家能认同的。我认为,文化的最高境界,不是卖了多少钱,而是价值观传递与认同。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比美国多出好多倍,我们的传统文化资源也比美国丰富,但传递得很不够。我们提倡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产业文化化应该大于文化产业化,而不是为了产业牺牲文化价值。
第二,寻求合适的审美载体。好的价值观需要好的表现载体,应追求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比如去年上映的《大圣归来》票房第一,说明很多孩子喜欢。比如说昆曲《牡丹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很好,但是咿咿呀呀在唱,有多少年轻人去剧院听?前年在台湾的时候,看到一个用电子方式来传播中国书法大家——王羲之《兰亭集序》作品的轻重缓急、墨色浓淡,被电子产品演绎得如行云流水,非常神奇。我觉得年轻的孩子肯定很喜欢那样的一个东西,因为它一下子把你吸引住了,让你对中国书法的节奏、神韵有一种理解和体会,也许由此产生对古典艺术的追摹。
第三,在艺术创新中寻找中华文化复兴机遇。我们的文化资源很多,应该通过创新的手段去开发传承,而不是去采取保守主义的态度去固守。第一,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创新资源,要么“旧瓶装新酒”,要么“老酒装新瓶”。第二,需要从现实生活当中寻找文化创新资源,比如说微信的头像。第三,需要从畅想未来中寻找文化创新资源。
第四,培养并引导大众的审美趣味。“供给侧”是这段时间的一个热词,我们要注意引导培养大众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文化消费需求。事实证明,需求是可以培养的,市场是需要开拓的。在大众审美趣味的引导方面,我们“既要顶天立地,又要铺天盖地”,“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真正做到“传得开、留得下”,那是很高的一个境界。